從兩個層面剖析社區運營的生存法則
發布日期:[2017/8/1] 編輯:奇億廣州網站建設
曾經火爆的互聯網社區,到今天,也許有很多早已被用戶忘記,又或者已經沒有了生存的痕跡,導致這樣的結局,是因為大多社區運營的方式錯了,從而讓越來越多的垃圾信息在社區里肆意地堆積,使社區變得不堪重負,最終應承了互聯網的優勝劣汰。
如果你曾做過社區運營,你就會發現社區可以產生很多美麗的故事:有人在社區相識、相知、相愛、結婚生子。也有好基友一起去創業,成為億萬富翁。但是除了這些美好故事外,當然也會有一幫從中破壞的水軍,營銷者,他們在這個社區里算是披著羊皮的狼,表面上是跟我們是有共同愛好的道友,但其實他們在里面推廣自己的產品,宣傳著自己的品牌。這些垃圾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廣告:比如健康產品、化妝品、微商廣告等等;
違法信息:政治敏感話題、黃賭毒等,這類信息最近國家抓得嚴,如果我們不能嚴抓嚴打,就不是社區生態問題了,可以上升至國家層面問題,搞不好就會被相關部門封停整改了;
水貼:比如很多問答社區里的低質量回答,包括抖機靈、答非所問的問題等。
這些往往都是跟這個社區的價值觀相違背的。所以這時候,官方就得有一些措施來制衡,才能慢慢地生存下來,使社區能夠往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那么,奇億網絡認為,社區運營應該從兩個層面來把握其生存法則。
【產品層面】
1.提高社區準入門檻
提高社區準入門檻是以前很多論壇貼吧常用的手段,包括天涯、貓撲等互聯網社區產品。現在主要常見的兩種方式是:新手任務、內測邀請和通過考試。
新手任務,就是要求剛進入社區的新手用戶需要做完一定任務量才能發帖,而這個任務量往往跟用戶的等級制度掛鉤的。比如我在社區評論點贊、分享以及其他邀請等方式,獲得一定等級之后,通過新手期才能在社區里發帖。
內測邀請,這個內測邀請的典型代表是知乎,知乎經歷了長達3年的內測邀請,在這段時間內主要邀請了各行各業的達人專家進來沉淀了一批高質量的內容,進而讓整個社區在后續開放時可以游刃有余的運營下去。而現在另一個垂直產品pmcaff也是通過定向邀請以及邀請碼方式在運營,雖然這個方法比較慢,但是能夠最大程度地沉淀產品,如果在資本允許的情況下,這樣的方式未必不能一試。
通過考試,現在也開始被越來越多的興趣社區所采用,比如現在的虎撲社區、b站等。這類提高門檻的考試方式比較適合于有共同興趣愛好的社區,比如虎撲社區的大家都是愛好籃球、足球或者其他球類的。而b站雖然是一個視頻網站,但由于是一個二次元人群的集聚地,所以就有共同的價值觀,因此里面都有共同的屬性,通過考試的方式能夠篩選一批高質量以及又共同價值觀的小伙伴。
2.建立敏感詞匯庫
最近筆者自家的產品也被很多廣告貼刷屏,雖然是在老師的直播間,但通過屏蔽敏感詞能夠收獲比較不錯的效果。社區是最容易被水軍、營銷貼刷屏攻陷,如果單是通過人工去刪帖是很難抑制的,而且一旦社區大了之后,很多都會成為漏網之魚。所以得起用技術手段來屏蔽。建立敏感詞庫就是最好的辦法。
在設計產品時,把敏感詞庫過濾機制安插在用戶提交內容的動作觸發上,一旦匹配到敏感詞,則做對應的屏蔽或警告處理,也是能從內容產生源頭上“抑制”垃圾信息的產生。比如百度貼吧,只要你發了帶id、宣傳性質的詞都不能發布,還有現在比較火的二手市場產品閑魚也是一樣。比如社區規定不能發布虛擬物品,比如邀請碼、號碼等信息就會提示你說發布不了。這些都是觸及到了后臺的某個敏感詞而引發的。
3.開放舉報功能
雖是產品端設計的,但是更多時候這個功能需要用戶參與進來。一般來說,社區里的每個話題、帖子旁邊都會帶一個舉報功能,這個舉報功能主要是想通過用戶的力量來達到抑制廣告垃圾信息的瘋狂增長。比如我們都知道,現在的知乎已經日活是上千萬了,如果再只是通過官方的運營力量去逐條發現刪帖的話,估計運營團隊每日做夠24小時都刪不完,所以如果授予用戶舉報的權利就可以借助用戶力量去發現垃圾信息,進而刪除它。
在短視頻沒有那么火的時候,互聯網的營銷方式還主要是文字、圖片等方式,但是近兩年的短視頻營銷方式逐漸火起來,所以在監管方面就更需要借助技術和用戶層面的雙管齊下。但是在技術上面監管視頻是否違規還不能那么精準的時候,就可以開放這個舉報功能來進一步監督垃圾信息等行為。這是騰訊系產品在產品技術層面做的最成功的一個機制了。
【運營層面】
1.手動刪帖
現在的營銷推廣人員想在你們家社區刷水貼的時候,你是很難單純依靠技術產品角度去杜絕的,因為都會變著法來推廣,就像貓老鼠游戲一樣,你抓我逃,你追我跑的方式來躲避,所以很難杜絕。這時候就需要運營人員通過人工刪帖以及封絕他們ID來清楚垃圾信息。像我們的編輯人員,每天早上就是去評論區和文字直播間“巡邏”一遍,我有無垃圾信息,一旦發現直接封ID。
2.不斷完善社區規章制度
運營人員還應該在機制上面不斷完善,包括審核機制、監督機制、內容要求等方面的規范,使社區不斷通過“法治”的方式去減少垃圾信息的生產。我們都說運營就是不斷讓用戶對這個產品產生依賴感、信任感以及認同感,其實很多時候這個感覺就是社區文化的一種表現。如果一個社區的氛圍好,以及用戶之間的向心力夠強,即使一個營銷人員進來之后,想在里面耍一些廣告貼,都會以一種很軟的方式去刷,其實這種軟的廣告貼也算是為這個社區做了內容上的貢獻了。
社區產品是一個生態的玩法,垃圾信息的產出,是每個社區發展到一定時候的衍生物。有廣告、垃圾信息不是說明這個社區快要完了,而是側面反映出這個社區已經有價值了。但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價值要懂得被利用,而不是成為運營的累贅,這樣才能持久生存與發展。
本文由奇億網站建設原創,原文地址:http://m.18psd.com/news/1853.html 轉摘請保留版權,謝謝!


